漓江特大桥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桂林举办
创新技术赋能桥梁建设
7月17日至18日,由省公路学会主办,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桂林外环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及学会桥梁工程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漓江特大桥创新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在广西桂林市圆满举行。来自全省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等领域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及技术骨干齐聚一堂,通过专题研讨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共商桥梁建设技术创新与行业高质量发展。
漓江特大桥作为桂林外环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以190m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的独特结构,融合了吊扣一体化索塔设计、左右幅同步起吊工艺等多项创新技术。
18日上午,与会人员深入漓江特大桥施工现场,重点考察了吊扣一体化索塔作业区、格子梁智能加工区及缆索吊施工监控室等。通过实地观摩考察,对漓江特大桥相关技术创新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和了解。
18日下午的交流会上,学会王强秘书长主持会议,强调漓江特大桥的实践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四位专家带来前沿分享:李彬总工(桂林外环B段项目)的“漓江特大桥设计施工一体化关键技术”,系统阐述设计施工一体化关键技术,详细介绍了漓江特大桥缆索吊装施工主要技术难点及创新;房李杰部长(A段项目工程部)的“强岩溶地区高速桥梁桩基施工成套技术”,聚焦强岩溶地区桩基施工突破,解析布袋桩与挤扩支盘桩技术对溶洞地层的适应性优化;肖东辉总工(A段项目)的“基于信息化的钢材智造精细化研究”,展示全过程信息化精益管理钢材智能加工配送中心助力桂林外环项目实现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生产智造精细化成果;许京京总工(涉铁三标项目)的“全断面大吨位T构转体技术创新”,详解全断面大吨位T构整幅跨越铁路转体施工的原理及工艺等。
互动环节更是高潮迭起。围绕“缆索吊施工方案选择”“左右幅拱肋同步起吊操作难点”“岩溶桩基施工混凝土超方的针对性措施”“溶洞区扩孔标准”“系统如何实现与施工现场的实时数据对接”等实操难题,专家与一线工程师展开“提问—解答—拓展”的三维讨论的良性互动循环。
本次会议为业内人士搭建了一个“问题共商、经验共享、技术共进”的技术交流平台,促进了桥梁建设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共享,让创新技术从“个案实践”转化为“行业共识”,为桥梁建设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