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基层科协>惠州>惠阳区>详细内容

2025年惠阳区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认识气象 解密天气预报”科普讲座举办

2025-09-19 来源:惠州市科协 【字体:
阅读:

9月16日,惠州市惠阳区凤凰山学校阶梯教室内座无虚席,六年级全体学生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气象科普之旅。本次活动作为2025年惠阳区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的一环,邀请惠阳区气象台专家团队开展“认识气象 解密天气预报”主题分享,带领同学们近距离揭秘“天空的语言”。

IMG_260

本次活动由惠阳区气象台付智龙工程师主讲。他以“下雨要带伞、降温要添衣”等生活场景为切入点,先带大家认识“气象”:从大气的冷、热、干、湿,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用通俗的语言拆解专业概念。随后,他结合PPT里的图片与案例,详细讲解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应对技巧,比如干燥天气要注意防火、雾霾天需暂停晨练,让同学们真切感受到“气象与生活密不可分”。 

在最受期待的“解密天气预报”环节,付工程师带领大家开启“时空穿越”:先分享商代观天象、亚里士多德《气象汇论》的古老智慧,以及“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天气谚语,让同学们了解古人靠“经验大数据”预测天气的方法;随后话锋一转,通过现代天气预报的五大支撑系统,揭秘计算机、全球观测网络等科技对精准预报的助力。他还化身“翻译官”,结合实例拆解天气预报“密码”,从24小时预报时间范围,到晴雨天的云量划分(晴天0-2成、阴天9-10成),再到七大雨量等级标准,每一个知识点都结合实例讲解,通俗易懂。

IMG_264 

课堂的高潮当属互动问答环节。“当气象部门发布哪几种预警信号时,中小学校会停课?”“天气预报里有哪七个雨量等级?”“天气雷达图中红色对应什么雨?”等问题接连抛出,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准确回答问题,收获全场掌声与小奖品。现场氛围热烈,有趣有用的气象知识也在问答中被进一步掌握。

IMG_268 

除了趣味互动,付工程师还解答了大家关心的“天气预报准吗”“怎么看预报更准”等问题。他坦言,受大气运动复杂性、技术限制等影响,预报无法做到100%准确,但提前3天预报准确率可达90%,提前7天约70%,并分享了“惠阳天气”微博、停课铃APP等获取预警信息的渠道,教大家科学应对气象灾害。

IMG_270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仍意犹未尽,还在互相交流课堂上学到的气象知识。此次科普课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实用的气象知识,更点燃了大家探索自然科学的热情,为惠阳区首届全国科普月写下了生动的“校园篇章”。

分享到:
×

用户登录

Baidu
map